K型熱電偶是一種溫度測量傳感器,它基于熱電效應來實現溫度的測量。本文將介紹K型熱電偶的原理和工作方式。
一、簡介
K型熱電偶由兩種不同材料的導線組成:鉻-鎳合金(稱為"常規物質")和鎳-鋁合金(稱為"特殊物質")。這兩根導線連接在一起,在一個阻抗匹配器中產生一個極小的、固定比例的直流毫伏信號。當傳感器處于不同溫度環境下時,常規物質和特殊物質之間將產生不同大小且具有相反方向的熱電動勢。
二、原理
1.相關系數
瑞利公式描述了常規材料與其他幾個合適選擇用作第二天線的元素之間存在相關性。K型熱電偶以柯西-巴拉茲斯基(Cauchy-Barré)方程形式表示進一步推廣:
dE/dT=a+bt+ct^2where:dE是φ(Τ)-φ(0℉)之差;T給出在攝氏或開爾文單位中給出都可以;a,b和c是與K類熱電偶分別關聯的三個常數。
2.溫度測量
K型熱電偶是通過直接觀察因溫差而產生在兩種金屬之間的電勢來測量溫度。由于熔點和密度等物理特性不同,所以組成K型熱電偶的兩根導線生成一個固定比例的低水平毫伏信號。
3.使用條件
通常情況下,這樣一個傳感器能夠提供相對準確(+/-1%)的結果。然而如果需要更高性,則必須考慮到使用環境中自然漂移、放射場影響及材料老化問題等其他外部因素,并嚴格控制好其被暴露于測量場合長時間與準確點位以達到較高穩定性(傾向于長期監測和記錄)。
三、工作方式
K型熱電偶基本上是一件含有兩條導線并連接至數字顯示器或記錄儀器上進行數據轉換輸出工具。當K類傳感器置入其中要求知道氣體或液體內部某處的實際溫度時,直接插進相應表面即可得出恰當讀數。“T”形頭可以保護管子依靠彎曲等方式承受剪切力,還可直接與進程配管焊接以測量渦流及電動機底座的表面溫度。
四、結論
K型熱電偶的原理和工作方式是基于兩種不同材料之間產生的熱電效應。通過對這種效應進行觀察和計算,可以準確地測量出待測試物體的溫度并輸出到數字顯示器或記錄儀器中供用戶參考。同時,在使用過程中要注意其環境條件和穩定性問題,并加以控制。
上一篇
熱電阻跟熱電偶的符號